6月6日,由研究生院主办、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承办的第九十期“石大师说”系列导师沙龙在文理楼580顺利举行,活动以“从期刊视角漫谈经管学科的研究”为主题,特邀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杨晓光教授主讲,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副院长渐令主持活动,学院博士生导师,硕士生导师及部分学生代表参与交流。
学院副院长渐令主持活动 毋斯博摄
杨晓光教授主讲 毋斯博摄
杨晓光围绕经管学科研究特性展开分享,他指出经管学科研究对象具有“苟日新,日日新”的动态性,与基础学科“时间不变性”的规律差异显著,其学术成果更关注当下价值,因“研究对象不受物理约束的思想”以及“多如牛毛的管理理论”等学科特点而使研究成果呈现离散性,所以经管学科对期刊的“公认性依赖”远高于基础学科。杨教授指出,优质期刊对成果传播与评价至关重要,而经管类成果需要更细分的期刊矩阵匹配领域多样性。在解析FMS期刊评级时,杨教授指出该评级综合考量期刊收录范围、学科覆盖度等因素,采用“双重加权平均百分位数方法”构建科学体系,还提及FMS期刊近年在《Nature》以Letter形式发文推动自身话语权提升。
在探讨做扎实深刻的研究环节,杨晓光教授紧扣经管学科“致用性”,深入阐释从现实挖掘价值问题的路径。他指出,经管作为致用学科,需从现实中选有价值研究问题,感知现实世界可通过关注相关数据表现、开展田野调查聆听百姓声音、梳理研究文献观点、解读相关理论、参考专家学者见解及跟踪新闻报道,最终提炼合理“事实”。对于发现好的研究问题,杨教授表示,要善于观察监控现实世界,区分普遍与特殊现象,保持对现实变化的敏感性与洞察力,凭借理论素质开展思想实验,聚焦现有理论无法解释或与预测相悖的情况,且不依赖他人结论,以逻辑和事实为依据审视一切。
交流现场 毋斯博摄
沙龙尾声的问答环节,师生围绕“如何避免研究趋同”“论文发表与科研本质的平衡”等交流,杨教授指出要“保持质疑精神,把论文写在‘现实土壤’里,发表自然水到渠成”,对“研究范式选择困境”建议从问题属性出发匹配方法,而非盲目追新。
本次沙龙围绕期刊视角、FMS评级方法、科学研究准绳、科研能力提升及互动答疑展开连贯阐释,为经管师生厘清从问题挖掘到理论构建的科研逻辑。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将持续依托“石大师说”平台,深化学术交流,助推学院师生科研能力的进阶。
主讲人简介:杨晓光,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,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事长,《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》主编。中国科学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副主任,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。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,荣获教育部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、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、中国青年科技奖、茅以升青年科技奖和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。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、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、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才。